top of page

孩子想當職業選手?家長必懂的3件事



夢需要專業陪跑員,升學與職涯規劃,其實可以同時進行。

每一位熱愛運動的孩子,可能都曾做過一個夢:穿上國家隊球衣、踏上奧運舞台,成為下一個 Stephen Curry 或 Tiger Woods。這樣的夢想令人熱血、值得鼓掌,但也必須搭配現實的規劃與清醒的判斷。

昨天的體育救升學分享引發家長們熱烈討論,接著有家長問我們:「孩子真的有機會成為職業選手嗎?」根據我過去二十年輔導超過一千位學生的經驗,我想把這條路上最重要的三件事分享給每一位正考慮投入職業運動之路的家庭。

01|這是一條高風險、低機率的路

許多家長以為,只要孩子夠努力、有天賦,就能靠體育實力打進職業圈。但事實是,職業運動是一座金字塔,頂端位置極為稀有。努力只是入場券,真正能留下來的,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我們常笑說:「當職業運動員,可能比當外科醫生還難。」

我曾輔導過一位學生,從小就以成為高爾夫職業選手為目標。他非常有天分,也非常努力,成功以高爾夫為申請素材進入 Emory 大學並進入校隊。畢業後,他並未立即找工作,而是持續參加巡迴賽,努力累積積分,希望打入職業賽事,至今已經打了五年多了。

直到去年,我們再次談到他的規劃(是的,我們的學生有「保固」,我們會主動關心他們的後續發展),鼓勵他開始思考雙線路徑:一邊繼續比賽,一邊申請研究所。最終獲得 Cornell 的MPS和University of FloridaTurfgrass Science錄取,他選擇了後者,立志成為「高爾夫球場的草皮醫生」。

夢想沒有破滅,只是換了方式延續 - 這才是對夢最成熟的擁抱。


02|你不一定要當選手,也能活在體育的世界裡

退一步,從來不是放棄熱愛。

許多學生誤以為:沒當上選手,就是離開體育。但事實是體育產業的邊界,比你想像的更寬廣

我有讀Kinesiology的學生,因無法進入 NCAA D1 籃球隊,選擇在大學擔任球隊經理,經常邀請學校畢業的職業球員回來跟學弟妹分享,同時建立自己的人脈。在學期間,我們鼓勵他去學針灸、推拿,同時申請Doctor of Physical Therapy,考復健師執照。現在,他順利進入 Lakers 小聯盟隊,成為專業復健師。

另一位從 NYU 酒店管理畢業的學生,如今擔任 Ritz Carlton 北美區高端客戶經理。他每天的工作是陪 VIP 客戶打高爾夫,並設計高端運動體驗行程。

還有一位學生,則轉職為職業籃球隊的隨隊翻譯,跟著球隊巡迴、參與比賽、參加國際活動。不是選手,卻依然站在夢想的第一排。

你不一定要打球打到最後一刻,才算成功。你只要持續留在你熱愛的世界裡,就已經贏了。


03|追夢可以,但一定要有「雙主線計畫」

我最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是:「可以追夢,但一定要設下時間界線。」

給自己三年、五年去嘗試,請務必同步進行另一條升學與職涯主線:選對科系、顧好學業、累積履歷,甚至取得與體育產業相關的證照或經驗。


在 NEO College Coach,我們最擅長的,就是幫學生規劃這雙主線升學方案。我們不只幫你處理申請流程、文書撰寫,更會根據你的運動專長與學術興趣,打造屬於你自己的升學以及生涯藍圖。


舉例來說:

  • 愛籃球又喜歡生物?我們幫你走進運動醫學、物理治療或復健領域。

  • 擅長高爾夫又擁有商業頭腦?可以走向運動經紀、場館營運或草地科學。

  • 喜歡滑雪又擅長行銷?我們幫你對接體育媒體或品牌公關產業。


運動不是終點,是起點。學業與生涯的結合,才是未來的競爭力。


結語|讓夢想成為燃料,而不是枷鎖

運動帶來的,不只是體能與成績,更是一種堅持到底的精神。

作為家長,你最重要的角色,是幫助孩子搭建一個有夢可追、也有路可走的現實舞台。夢想本身不該是壓力,而應該是啟動規劃的起點。


如果你正在思考:

  • 孩子要不要繼續專注運動?

  • 是否該以體育申請大學?

  • 又該如何為孩子預備雙主線發展?

NEO College Coach,陪你和孩子一起看清未來的路、走出自己的路。


申請沒有捷徑 NEO帶你少走彎路

Comments


© 2005 by NEO Organizat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