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句話,提高你的美國頂尖大學錄取率
- NEO College Coach小編
- 24 minutes ago
- 2 min read

隨著 10 月 15 日 UNC、UT Austin 等早申截止,我們又迎來了一波學生壓力的高峰。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重新看到一件事:申請,不只是智商競賽,更是心理素質的試煉場。
很多學生的 SAT 分數,剛好落在夢校的邊緣區間。這時候,他們的反應,往往比分數本身更決定命運。
有的學生開始退縮—「老師,我是不是該放掉這所學校?反正也不太可能上。」這類學生,常常選擇安全;他們求的是「穩上岸」。
也有另一種學生,哪怕只有 0.1% 的機會,也會說:「我還是想拼一下。」這類學生,求的是「求生」—不是盲目,而是一種不願被機率定義的執念。
在這個階段,我常會問學生一句話:
「你要的是勝利、錄取,還是被拒?」
這句話一出,學生通常會愣住。因為那一瞬間,他才發現,自己其實一直在求被拒—嘴上說「怕浪費時間」、「錄取率過低」,但心裡早就準備好失敗的理由。
而真正的勇氣,是讓自己連被拒的機會都不放過。
如果你求的是勝利,你要懂得戰略,要佈局長線,不能情緒化。
如果你求的是錄取,你得知道「策略分配」的重要性:哪裡衝、哪裡穩、哪裡保。
但如果你其實在求被拒,那代表你還沒準備好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顧問這個角色,最難的不是幫學生寫 essay,也不是整理申請表。而是當學生在自我懷疑和恐懼之間徘徊的時候,我們要同時扮演鏡子、盾牌、和推他一把的那雙手。
每年我都看到同樣的戲碼,不同的結局。那些最後能上岸的人,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但一定是最能在焦慮中繼續前進的人。
因為申請,不只是通往大學的門,它其實在問:你準備好面對人生的第一場不確定了嗎?
申請沒有捷徑 NEO帶你少走彎路
Comments